[正反醫學] 上醫 VS 中醫 VS 下醫 新解

12088539_1047284165306220_4888272644952881591_n

"下醫背已穿的鑊,中醫Hea欲穿的鑊,上醫卸未穿的鑊" – 麥煒和醫師,香港

(註,孭=背, hea有隨便,頹廢地的意思)


這段話節錄自麥煒和醫師於明醫網"上醫、中醫、下醫"文章,其完整內文更精采: 

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有云:「上醫醫未病之病,中醫醫欲病之病,下醫醫已病之病。」一千三百年後,上、中和下醫應怎樣定義?

任何醫學程序也會附帶若干風險,暴虎馮河,無視風險的,乃下醫;懂得用心思將風險減到最低的,是為中醫;上醫更能把風險化解於無形。


 

懷疑VIII inhibitor APTT>120sec 的病人,交代不要輸血,不知是否會影響後續檢查 ,而且大概也沒用。第二天早上一來,果真"怕",所以被輸了FFP,追蹤 aPTT卻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懷疑urticarial vasculitis的病人,發燒,但白血球增加,CPR6,我只給了antihistamine 和steroid。隔天早上接班,因為"怕",夜班給了抗生素。

因為我相信自己想像的故事,所以我勇敢的堅持! 但我接班的學弟怯弱了,給了可能無用的治療,但外人看似有治療的治療。

四歲小孩跑到馬路中間撿球被汽車撞,AST 60,無腹部明顯壓痛,但小病人除臉部外傷外,就是一直哭,真的無肚痛嗎? 依文獻指出若AST大於100,則肝損傷機會大增,但病人59有無問題呢? 可以作contrast CT,也可住院觀察,我希望小病人儘量少暴露輻射,用觀察代替檢查。就算檢查出有輕微肝撕裂傷如何,還不是觀察。病人母親又十分擔心輻射線及顯影劑過敏,希望醫師明示要怎麼做,本來心軟要說不要作好了,用觀察就好。

但病人父親的一句話,我怯弱了, "對方說時速20+,怎麼可能?" 不怪疏忽讓小孩玩到馬路上 ,卻懷疑別人開太快。想想"下醫背已穿的鑊,中醫Hea欲穿的鑊,上醫卸未穿的鑊",一身冷汗,人太執著,心盲無明,是會死人的。

後來病家在觀察VS延遲診斷,及立即診斷VS顯影劑輻射風險之間,選擇了顯影劑電腦斷層,最後檢查的結果也只是疑似Grade 1 的肝撕裂傷罷了。但好險,麥煒和醫師又救了我一命但治療有差嗎? 真的沒什麼差,但事後因沒檢查出Grade 1 的肝撕裂傷,會不會來投訴或甚至告醫生,讓一位急重症醫生失望離開了崗位,就真的有差。

 

最後以麥煒和醫師文章最後一句話向健保、司法及社會喊話: 在今天扭曲的醫療制度裏,下醫孭已穿的鑊,中醫hea欲穿的鑊,上醫卸未穿的鑊;至於病人的福祉……似乎已無關痛癢了

(如果你看完覺得有道理,按個讚分享,使醫學充滿不確定性的觀念傳遞出去, 扭轉健保、司法、社會及自身對醫學的認知偏誤。)

 

Written by LW LIN, MD. © emdxhouse.com & LW LI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註,圖片來自電影"盲探",V6認為是啟發診斷推理能力最有幫助的電影,值得一看及V6也好想跟華仔一樣帥啊!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