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有傳染性疾病流行時,螢幕旁貼著便條紙提醒:“發燒病患,記得問TOCC"。這四個字是旅遊史Travelel Hx、職業別Occupation、接觸史Contact Hx及群聚Cluster的縮寫。不過TOCC到底有何意義呢?? 如同標題所述,我不懂感染症。如果你也和我一樣,除了「我同事有流感!」,對其它都無感,請入內試試。
每當有傳染性疾病流行時,螢幕旁貼著便條紙提醒:“發燒病患,記得問TOCC"。這四個字是旅遊史Travelel Hx、職業別Occupation、接觸史Contact Hx及群聚Cluster的縮寫。不過TOCC到底有何意義呢?? 如同標題所述,我不懂感染症。如果你也和我一樣,除了「我同事有流感!」,對其它都無感,請入內試試。
本文為2016/10/15「醫師診斷能力提升工作坊@大林慈濟」新增課程內容。因當日其它部分討論反應熱烈,此部分較少著墨,特別製作此篇課後檢討。
即使當完了住院醫師,變成了主治醫師,到了小小的醫院避難,每天還是可以遇到很多違反基本邏輯的做法,滲入工作中每一細索的步驟。照著別人做,久了好像也不覺得哪裡有問題了。有時護理師問我:「護理記錄要寫“For What?“;病人問為什麼要做這個?」某些時刻我的答案是:「因為沒有邏輯,所以記錄不好寫,流程不好解釋。」我倒是不覺得誰讀完了此文,可以有很大的進化。但對我而言,場面的控制,流程的精緻,可以使工作過得稍微愉快些,也當苦悶上班中的笑話吧。
本文為emDocs近期文章EM MINDSET – JOE LEX – THINKING LIKE AN EMERGENCY PHYSICIAN中英對照版本,已取得轉載同意。
JOE LEX的簡介,僅節錄其中一句:參與急診醫學超過49年,曾為越戰軍醫, 急救技術員,急診護理師, 然後是急診醫師.
整篇文章有趣又睿智,所以我盡力的完成了翻譯。
某些病患期待診斷一擊命中(這當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)。對病情解釋的改變,不論是嚴重變輕微或輕微變嚴重,都有人感到無法接受(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)。實情上,隨著觀察時間的增加,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,若能多方面考量(即Compare&Contrast技巧),去除偏誤,通常可以得到更準確的診斷。
然而因為改變解釋,可能會造成病患無法接受,使得對原診斷說"不",需要莫大的勇氣與心力。對留觀病患延續舊診斷,優點是節省時間心力。缺點是可能因治療或是動向的錯誤,增加留觀,對同一病症有多重對立的解釋,耗費時間心力。(這又是一件很奇怪的事)
案例: 45歲女性,10年前因不明原因開刀,胃剩下三分之一。今日覺腹脹,腹痛至診所,懷疑腸阻塞轉診至急診。無排氣,嘔吐。KUB/Standing Abdomen X-ray 正常,抽血檢查正常,予止痛後無持續性腹痛。
本文適應症:
⓪ 搞不懂Ileus是什麼,如何診斷,處置,會如何變化。
本文禁忌症:
⓪ 對Ileus治療毫無概念。
⓪ 準備考試。
本文服用方式:
小字為作者雜唸可忽略。
案例:
70歲男性,因全身虛弱在流感季節被送至醫學中心,體溫、血壓正常。檢傷先執行了心電圖,只覺得好慢。看到病人臉色蒼白,血紅素數值極低,準備輸血時,突然發現鉀離子高達7.2 mEq/L,但腎功能僅略升高,肛門指檢無黑便。
本文適應症:
⓪ 高血鉀醫囑太多,常常記不起來,或做不完。
⓪ 聽說高血鉀治療使用○○○效果不好,真的嗎?
本文禁忌症:
⓪ 對高血鉀治療毫無概念。
⓪ 準備考試。
本文服用方式:
小字為作者雜唸可忽略。
交接班前,一名27歲男性,主訴胸口有點痛,但不喘。Vitals: 36.4℃/80/15 BP: 130/80, SpO2: 99%。
作了以下檢查:
CBC/DC, CK/CK-MB/Troponin, BUN/Crea/AST/ALT/T-Bil, BNP, D-Dimer, ECG, CxR。
一小時後,報告出來了。什麼都好,就是D-Dimer高了一些,862 µg/L。
交班後看了看病人,和動作相關的疼痛。胸壁上有壓痛點,呼吸也會引起疼痛,下肢無水腫。看來像是運動傷害引起。
過敏史:不明藥物過敏。
下一步怎麼辦?
如果你曾想過:
1. 為什麼Troponin > 0.5 ng/mL 才診斷為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?
2.病人Troponin 到底要追蹤幾次才可以回家?
3. Anemia/ Sepsis引發AMI到底合不合理?
那你可以讀讀看這篇文章,決定你的Practice風格為何?
如果你曾聽過:
體溫40度,打個退燒先等報告…
血氧量才70%耶,是不是天氣太冷?
剛剛血壓還150,怎麼現在剩80,是不是機器有問題?
喘?會嘛,我看你人好好的呀?手會不會有點麻?
這就是為你寫的…
急診診斷工作的特色:較短的觀察時間,有限的檢查項目,受週末局限的資源,可能面對急劇的病程。確認診斷的過程,需要在此框限下進行計畫。 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