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彙整:認知偏差
[認知偏差] 另類鬼遮眼: 滿足偏差 (Satisfaction of search)
[認知偏差] [診斷理論]雄風飛彈誤射事件: 忽視基本比率 (The Base-Rate Neglect)
「聽到蹄聲,要想到馬,而不是斑馬。」“When you hear hoofbeats, think of horses, not zebras”,這是一句國外醫學院準醫生們在進入臨床前就會被灌輸的醫學格言。
[認知偏差] 說不的勇氣: 現狀偏差 (Status quo bias)
某些病患期待診斷一擊命中(這當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)。對病情解釋的改變,不論是嚴重變輕微或輕微變嚴重,都有人感到無法接受(這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)。實情上,隨著觀察時間的增加,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,若能多方面考量(即Compare&Contrast技巧),去除偏誤,通常可以得到更準確的診斷。
然而因為改變解釋,可能會造成病患無法接受,使得對原診斷說"不",需要莫大的勇氣與心力。對留觀病患延續舊診斷,優點是節省時間心力。缺點是可能因治療或是動向的錯誤,增加留觀,對同一病症有多重對立的解釋,耗費時間心力。(這又是一件很奇怪的事)
[認知偏差] 鬼遮眼: 注意力錯覺 (illusion of attention)
[認知偏差] 贏要衝,輸要縮: 沉沒成本謬誤
[認知偏差]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(WYSIATI) 眼見即為事實
診斷道路上的華生與福爾摩斯
繁忙的假日傍晚,60歲的賽蒙先生由女兒陪同,原因是幾天前不小心跌倒撞到左胸,一開始沒什麼不適,但隔天開始會疼痛,但因為今天咳嗽一聲時卻流了鼻血,賽蒙先生自己嚇了一跳,所以跑來急診。住院醫師麗莎醫生問了診,病人並沒有撞到頭部及顏面部,僅有左下胸壓痛,鼻血也止了,現在也無任何生命徵象異常,安排了胸部及肋骨X光,X光沒有發現任何異常。麗莎醫生心理想那流鼻血到底是怎麼回事,可以讓病人回家嗎? 其實主治醫生柏德在診治其他病人的空檔時也偷偷看了賽蒙先生的X光,也觀察到麗莎醫生的苦惱,正好此時急診兒科被掛爆,柏德醫生請麗莎醫生去急診兒科診間幫忙,急診外科所有的病人都留給自己處理。
矯正認知偏差技巧-Slow Down:不要只看遠方的夕陽,慢下來才能看到腳下美麗的小花小草
在診斷過程中使用「去認知偏差」(cognitive debiasing)的方法,近幾年逐漸有很多研究報告,可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,這也是醫學教育領域中,批判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 訓練的一部分。